在"教育强国"战略与"人工智能+"行动深度融合的时代浪潮下,辽宁省首届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活动周于5月10日在沈阳师范大学盛大启幕。此次活动作为贯彻教育部《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》的重要实践,辽宁省教育厅、辽宁省电化教育馆汇集全省10个区域优秀案例、30所标杆学校,共同搭建起人工智能教育改革的"辽宁样本"展示平台。辽阳市第十一中学以"AI赋能教育智创未来课堂”特色案例精彩亮相,备受瞩目。
省级领导点赞!智慧教育成果获权威认可
开幕式结束后,辽宁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国林,辽宁省电化教育馆馆长高铁刚、党总支书记姜旭等领导便莅临十一中展区。曹帅主任率教师代表,以详实的数据与案例,系统汇报了学校智慧校园建设的顶层设计,以及五年来人工智能教育从探索实践到成果转化的创新历程。领导们对学校"以AI重构教学场景、用技术赋能课堂"的实践模式给予高度评价,认为"辽阳市第十一中学的探索极具示范价值,为全省人工智能教育提供了可复制、可推广的创新范式。
创新课程领跑!构建人工智能教育新体系
活动现场,通过展板讲解与视频展播,全方位展示学校"人工智能+"课程体系的实践成果。学校构建的"基础课程+拓展实践+竞赛提升"三级课程体系,打破学科壁垒,实现人工智能与多学科深度融合。在辽阳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,依托1000余平方米的人工智能教育基地,配备3D打印机、激光雕刻机等前沿设备,为学生搭建起从理论学习到实践创新的完整链条。近三年来,学校在人工智能赛事中获国家级奖项18人次,省级奖项80余人次,获奖数量位列全省同类学校前三。这些亮眼成绩,充分印证了学校课程体系的科学性与前瞻性。
荣誉见证实力!打造创新人才培养高地
活动周期间,学校再传捷报:"人工智能+"课程体系经验在全省推广;在辽宁省第40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,获1项省级专项奖、1项一等奖、1项二等奖;荣获"省科技教育创新学校"称号。这三项重磅成果,再次突显了学校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先锋力量。
深耕人工智能教育领域,辽阳市第十一中学荣获全国"科创筑梦助力双减"试点单位、"全国航空特色学校"等国家级称号,更凭借卓越的创新实践,成功挂牌国家级"小平科技创新实验室"、入选"教育部——乐高创新人才培养计划"实践学校。这些荣誉,是对学校育人成果的最高褒奖,也标志着学校跻身全国人工智能教育第一方阵。未来,辽阳市第十一中学将继续以AI为翼,为培育创新人才、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持续发力!